一、父母离婚了还要给孩子抚养费吗
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一般仍需支付抚养费。
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该义务并不因父母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除。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具体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其月总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如果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对方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二、父母离婚了孩子给谁养
父母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归属需综合多因素判定。首先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母方有严重疾病等不宜抚养情形的除外。
已满两周岁子女,父母协商不成的,法院会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判决。比如双方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八周岁以上子女,法院会尊重其真实意愿。
若一方存在家暴、赌博等恶习,或长期不尽抚养义务,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法院在判决时会予以考量。同时,双方也可协议轮流直接抚养孩子,以保障孩子与父母双方的亲密关系。总之,抚养权判定旨在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合法权益。
三、父母离婚了不给抚养费该怎么办
若父母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可尝试与对方协商,要求其履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在起诉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等能证明父母子女关系及对方应支付抚养费的相关证据。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抚养费的数额。一旦法院判决生效,对方仍不支付,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其名下财产,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等,以保障子女获得抚养费的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父母离婚了还要给孩子抚养费吗?答案是肯定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并不会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除。抚养费不仅能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还包括教育、医疗等多方面需求。在实际支付抚养费时,会根据父母双方的收入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数额。而且,随着孩子成长,如物价上涨、孩子上学年级提升等情况发生变化,抚养费也可能需要进行调整。若您在离婚后对抚养费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或调整等方面存在疑问,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侦探将为您提供详细且准确的解答,帮您妥善处理相关问题。